心绞痛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表现,主要后果包括心肌损伤、心脏功能下降、猝死风险增加。
1、心肌梗死长期心肌缺血可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坏死,表现为持续剧烈胸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需立即进行冠脉介入或溶栓治疗,延迟救治可能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
2、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会干扰心脏电传导系统,诱发室性早搏、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展为室颤导致猝死,需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植入心脏除颤器。
3、心力衰竭反复心肌缺血会削弱心脏泵血功能,逐渐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运动耐量下降,需长期服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4、心脏结构改变心肌持续缺氧会导致心室重构,出现心脏扩大、室壁变薄等结构性改变。这种病理变化会进一步加重心功能恶化,增加血栓形成和脑栓塞风险。
5、猝死风险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能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猝死。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下者风险更高,需定期进行心功能评估。
心绞痛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胸痛持续不缓解时立即呼叫急救。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