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肝炎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长期接触血液制品、免疫力低下、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未接种疫苗的人群。预防和治疗肝炎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避免高危行为、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
1、长期接触血液制品的人群
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者以及需要频繁输血或透析的患者,因长期接触血液或血液制品,感染肝炎病毒的风险较高。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建议这类人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肝炎病毒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2、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更容易感染肝炎病毒。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病毒在体内复制加快,病情加重。这类人群应加强免疫力管理,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
3、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长期酗酒、滥用药物、不安全性行为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酒精会损害肝脏功能,增加病毒感染的易感性;不安全性行为可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建议戒酒、避免滥用药物,并采取安全性行为措施。
4、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新生儿、儿童和高风险职业者,感染风险较高。建议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高风险人群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对于已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保肝药物和健康生活方式是控制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