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破了通常可以修复,具体修复方式需根据破损程度决定。
耳膜轻微破损时,多数情况下能够自行愈合。耳膜具有较强再生能力,轻微穿孔可能在一到两周内逐渐修复。此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用力擤鼻,防止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同时避免使用耳机或接触噪音环境。
耳膜较大穿孔或长期未愈合时,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医生可能建议进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通过移植筋膜组织修复穿孔。手术适用于外伤性穿孔超过三个月未愈合、中耳反复感染或听力明显下降的情况。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并避免剧烈运动或气压变化。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若出现耳痛、流脓或听力骤降,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修复期间需避免感冒或鼻窦炎,防止咽鼓管功能障碍影响愈合。饮食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