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管理可长期控制病情。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控制可稳定血糖。患者生存期与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预防密切相关,多数患者寿命接近正常人。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治疗核心在于血糖管理而非根治。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细胞破坏,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患者需每日监测血糖并调整剂量。2型糖尿病早期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口服降糖药可实现良好控制,中后期可能需要胰岛素联合治疗。血糖长期达标可显著延缓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以及冠心病、脑卒中等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现代糖尿病管理强调个体化治疗目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大幅降低并发症风险。
部分特殊类型糖尿病存在治愈可能,如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多可恢复,胰源性糖尿病在胰腺移植后可能缓解。但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管理,其预期寿命主要取决于并发症控制情况。未出现严重心肾并发症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存活30-50年。合并多种并发症者生存期可能缩短10-20年,但早期强化治疗仍能改善预后。定期筛查并发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严格遵医嘱用药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习惯,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饮食遵循低升糖指数原则。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神经病变评估。出现视力模糊、下肢麻木、泡沫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属需学习低血糖急救措施,家中常备葡萄糖片。通过医患共同努力,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获得与健康人群相近的生活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