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妊娠的方式选择需根据孕周和个体健康状况决定,主要有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种方式。
1、药物流产:
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早期妊娠。通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等药物阻断孕激素作用,促使子宫收缩排出胚胎。完全流产率约90%,可能出现持续出血、腹痛等副反应,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药物流产无需宫腔操作,但存在10%左右不全流产风险需二次清宫。
2、负压吸引术:
适用于妊娠10周内的终止妊娠。通过负压装置轻柔吸出妊娠组织,手术时间约5-10分钟,术后出血较少。需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前需完善超声检查排除宫外孕。
3、钳刮术:
适用于妊娠10-14周的中期终止妊娠。需扩张宫颈后清除妊娠组织,手术难度和风险较负压吸引术更高,可能出现宫颈损伤、宫腔粘连等并发症。术后需密切观察出血和感染情况。
4、个体化评估:
选择方式需综合考虑孕周、既往孕产史、子宫状况及基础疾病等因素。药物流产禁用于哮喘、青光眼患者;手术流产禁用于急性生殖道炎症患者。两种方式均可能导致继发不孕等远期风险。
5、心理支持:
终止妊娠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术后需落实避孕措施,推荐使用短效避孕药、避孕环等高效避孕方法,避免短期内重复流产。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术后均需注意休息2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外阴清洁,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适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就医。建议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子宫恢复情况,并制定长期避孕计划。有生育需求者建议间隔6个月以上再备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