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病理性质决定,多数无症状的小息肉无须手术,有症状或可疑恶变时建议手术切除。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若息肉体积较小且未引起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或同房后出血等症状,通常选择定期观察。妇科检查时可通过醋酸白试验初步判断性质,超声检查能明确息肉基底宽度及血供情况。这类患者每6-12个月复查阴道镜即可,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合并慢性宫颈炎时可配合保妇康栓、抗宫炎片等中成药调理,但药物无法消除已形成的息肉组织。
当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或引起反复出血时,门诊行息肉摘除术是首选方案。手术在阴道镜引导下用卵圆钳夹除息肉根部,创面用电凝止血,整个过程约10-15分钟。术后需送病理检查排除不典型增生,尤其对于绝经后新发的息肉更需警惕。若病理提示腺体拥挤、核分裂活跃等癌前病变特征,需进一步行宫颈锥切术。合并严重宫颈管多发息肉或基底较宽者,可能需宫腔镜下电切,术中要注意保护宫颈机能。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或大出血需立即返院。
宫颈息肉术后复发概率约15-20%,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女性更易复发。同房时使用避孕套能减少炎症刺激,避免长期使用卫生护垫保持会阴透气。发现白带异常或月经间期出血应及时就诊,妊娠期发现的息肉若无出血可暂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