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血液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的疾病,常见于育龄女性。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盆腔情况,可能触及盆腔内触痛结节或包块。典型表现为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区囊性包块、宫骶韧带增粗触痛。检查时需避开月经期,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磁共振成像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价值较高,可评估病灶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影像学检查无创且可重复进行。
3、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是诊断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病灶形态、范围及粘连程度,同时进行病灶活检。典型表现为蓝色或褐色病灶、火焰状红色病灶、腹膜缺损等。术中可同步进行手术治疗。
4、血液检查血清CA125水平可能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低。新型标志物如CA19-9、MMP-9等正在研究中。血液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及治疗效果监测,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5、病理检查腹腔镜或手术获取的组织标本经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成分,是确诊依据。深部浸润型病灶需多点活检,卵巢巧克力囊肿囊壁可能因纤维化而缺乏典型内膜组织。
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应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包括定期随访和症状监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瑜伽、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可适量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疼痛明显时可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心理疏导对缓解焦虑情绪很重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