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下腹坠痛、放射痛及性交痛,常伴随月经量增多、不孕等症状,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完全相关。
1. 进行性加重疼痛随月经周期逐渐加剧,可能由异位内膜反复出血刺激盆腔神经导致。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或萘普生可缓解疼痛,但需排除胃肠道禁忌。
2. 放射痛疼痛可向腰骶部、直肠或大腿内侧放射,与异位病灶侵犯骶韧带或直肠阴道隔有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可抑制卵巢功能减少出血。
3. 伴随症状约30%患者出现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可能与子宫腺肌病合并存在有关。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减少月经量并抑制内膜生长。
4. 继发不孕盆腔粘连和炎症微环境改变可能导致输卵管功能障碍。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是保留生育功能的主要手段。
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强度,避免经期剧烈运动,适量补充维生素E及深海鱼油可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