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危害。
1、多饮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排尿量明显增加,继而引发口渴多饮。典型表现为每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夜尿次数增多。这与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葡萄糖,导致尿糖排泄增加有关。持续高血糖状态会进一步加重多尿症状。
2、多食消瘦尽管进食量增加,患者仍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这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抵抗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伴随症状包括餐前饥饿感明显、进食后饱腹感延迟,部分患者可出现手脚麻木等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表现。
3、视力模糊血糖波动可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暂时性屈光不正。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初期表现为视物模糊、飞蚊症,进展期可能出现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
4、皮肤感染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繁殖,常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疖肿、足癣、外阴瘙痒。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延缓,轻微擦伤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这与高血糖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局部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
5、血管并发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风险。微血管病变可引发糖尿病肾病,表现为蛋白尿、水肿,最终可能进展至尿毒症。周围血管病变可能导致下肢缺血、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搭配足量蔬菜。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有无破损,穿着透气舒适的鞋袜。出现视力变化、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