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能导致自伤行为、社会功能丧失、共病风险增加等严重后果。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有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自杀倾向等。
1、兴趣减退抑郁症患者常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伴随精力持续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工作学习能力完全丧失,长期卧床回避社交。这种情况需结合心理治疗与药物干预,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同时需家属协助建立规律作息。
2、睡眠障碍典型表现为早醒或入睡困难,部分患者出现睡眠节律颠倒。持续睡眠紊乱会加重情绪问题,诱发高血压等躯体疾病。可尝试米氮平片等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配合睡眠卫生教育改善。
3、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常出现注意力涣散、决策困难等执行功能障碍,严重时无法完成日常事务。这种损害可能先于情绪症状出现,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时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4、躯体症状长期抑郁可能引发慢性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化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等类似心脏病症状。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药物对躯体症状效果较好,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5、自杀倾向约15%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自伤行为可能突然发生。发现自杀念头需立即就医,必要时住院治疗。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起效期间需密切监护,移除环境中的危险物品。
抑郁症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家属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患者独处时间过长。当出现拒食、持续失眠或自杀言论时,须立即陪同至精神科就诊。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擅自停药可能导致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