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炎和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鼓膜炎是鼓膜本身的炎症,中耳炎则是中耳腔的感染。两者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外伤等因素引起。
1、病变部位鼓膜炎病变局限于鼓膜,表现为鼓膜充血、增厚或形成小疱。中耳炎病变位于鼓室、咽鼓管等中耳结构,可能伴随鼓室积液。鼓膜穿孔在中耳炎中更常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导致鼓膜紧张部穿孔。
2、临床表现鼓膜炎以耳痛、耳鸣为主,疼痛呈刺痛感,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局限性充血。中耳炎除耳痛外,常伴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儿童可能出现发热、烦躁,化脓性中耳炎可见耳道流脓。分泌性中耳炎特征为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
3、发病机制鼓膜炎多由直接感染或外伤导致,如挖耳损伤、外耳道炎蔓延。中耳炎主要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与外界压力骤变相关,大疱性鼓膜炎多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
4、并发症鼓膜炎较少引发严重并发症,偶见鼓膜钙化斑。中耳炎可能引起乳突炎、面瘫、脑膜炎等,慢性中耳炎可导致胆脂瘤形成。粘连性中耳炎会造成听骨链固定,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引发迷路炎。
5、治疗方式鼓膜炎多用局部治疗,如硼酸酒精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中耳炎需全身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泌性中耳炎可行鼓膜穿刺。慢性中耳炎可能需鼓室成形术,胆脂瘤型需行乳突根治术。
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感冒时及时治疗可预防耳部感染。游泳时使用耳塞,乘坐飞机时可做吞咽动作调节中耳压力。出现耳痛持续不缓解、听力明显下降或耳道流脓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儿童反复发作中耳炎需排查腺样体肥大问题,老年人突发耳部症状要警惕带状疱疹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