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切除范围通常根据肿瘤位置、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主要涉及肿瘤原发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及可能受累的邻近器官切除。手术方式主要有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及全结肠切除术等。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或结肠肝曲肿瘤。切除范围包括末端回肠、盲肠、升结肠、部分横结肠及相应肠系膜,需清扫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结肠中动脉右侧分支周围的淋巴结。吻合方式多为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
2、左半结肠切除术针对降结肠或结肠脾曲肿瘤。切除范围涵盖部分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近端,需处理结肠中动脉左侧分支、左结肠动脉及乙状结肠动脉近端淋巴结。吻合方式常选择横结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中部肿瘤。需切除全部横结肠及部分升结肠、降结肠,完整清除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群。术后多采用升结肠-降结肠端端吻合重建消化道连续性。
4、乙状结肠切除术针对乙状结肠中下段肿瘤。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部分直肠上段,需清扫乙状结肠动脉根部及肠系膜下动脉远端淋巴结。吻合方式通常为降结肠-直肠端端吻合。
5、全结肠切除术适用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或多原发结肠癌。需切除全部结肠及部分直肠,清扫所有结肠供血动脉周围淋巴结。根据病情可选择回肠-直肠吻合或回肠造口。
术后需根据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肠镜,中晚期患者需配合化疗或靶向治疗。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排便习惯变化及营养状况,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