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5℃至37.5℃之间,实际体温可能因测量部位、活动状态、环境温度等因素有所波动。
腋下体温是临床常用的测量方式,正常范围为36℃至37℃。口腔体温较腋温略高0.2℃至0.3℃,耳温与肛温接近但需注意测量角度。剧烈运动、进食后或穿着过厚可能导致暂时性体温升高,安静状态下复测可恢复正常。建议选择固定时段测量,避免在哭闹、沐浴后立即检测。
体温持续超过37.5℃需警惕发热可能,若伴随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产儿或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低于36℃或波动超过1℃需医疗干预。某些免疫缺陷患儿可能出现不典型体温变化,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监测体温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存在安全隐患应避免儿童单独使用。记录体温时需注明测量时间与部位,就诊时提供完整数据有助于医生评估。保持适宜室温,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适量饮水均有助于维持体温稳定。若出现反复发热或异常低温,应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排除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