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表现为大量阴道出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和面色苍白等。及时就医是关键,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输血支持。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由于分娩过程中子宫过度拉伸或多次分娩导致。症状表现为持续大量出血,可能伴随腹痛。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缩宫素类药物(如催产素、麦角新碱)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进行子宫按摩或压迫止血。
2、胎盘残留
胎盘残留是指胎盘组织未完全排出,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缩。症状包括不规则出血和腹痛。治疗需通过手术清除残留胎盘组织,常用方法包括刮宫术或宫腔镜下清除术,术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产道损伤
分娩过程中可能造成宫颈、阴道或会阴部撕裂,导致出血。症状为局部疼痛和持续出血。治疗需缝合损伤部位,严重时需手术修复。术后需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妊娠期并发症(如子痫前期)或遗传性凝血疾病引起。症状表现为出血不止或皮肤瘀斑。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使用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
产后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产检、合理饮食(如补充铁和维生素C)和适度运动(如孕期瑜伽)。若出现异常出血或不适,应及时联系医生,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