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药物使用和定期复查等方面。
1、术后护理肠息肉切除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腹胀,属于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发热或大量便血,需立即就医。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术后1-2天内可能出现少量便血,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饮食调整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6小时后可少量饮用温水。术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藕粉、蔬菜汤等。3-7天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蒸蛋等。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粗纤维食物。每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肠道恢复。
3、活动限制术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防止腹压增高导致出血。2周内不宜进行游泳、跑步等运动。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日常活动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长时间卧床时需适当翻身,预防压疮形成。
4、药物使用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可减少出血风险。出现腹痛可服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得随意增减剂量。
5、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需进行首次肠镜复查,评估创面愈合情况。6-12个月后需再次复查肠镜,观察有无复发。高危患者需每1-2年定期复查。复查时应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发现新发息肉需及时处理。平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应及时就诊。
肠息肉切除后应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减轻精神压力。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防止劳累。家属应协助患者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