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减低不属于糖尿病,但属于糖尿病前期状态,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通常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糖耐量减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空腹血糖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两小时血糖处于7.8-11.0毫摩尔每升。这种情况表明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已出现轻度受损。长期存在糖耐量减低可能逐渐进展为糖尿病,尤其伴随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时风险更高。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措施,部分患者可逆转糖耐量异常状态。
少数糖耐量减低患者可能伴随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类情况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能诱发暂时性糖耐量异常。对于存在明确诱因的糖耐量减低,去除诱因后血糖可能恢复正常。若无干预措施,每年约有5-10%的糖耐量减低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
建议糖耐量减低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每3-6个月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日常需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查。通过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或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