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有血块可能由子宫内膜脱落、子宫收缩异常、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子宫内膜脱落月经期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时,可能伴随少量血块,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若血块量少且无其他不适,通常无须特殊处理。日常可适当热敷下腹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子宫收缩。
2、子宫收缩异常子宫收缩力过强可能导致经血未及时排出,形成血块。此类情况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常伴有痛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调节激素水平。避免摄入生冷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
3、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血量增多并形成血块,常伴有经期延长症状。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较小肌瘤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缩小子宫体积,较大肌瘤需行宫腔镜肌瘤切除术。日常避免食用含雌激素较高的食物,如蜂王浆等。
4、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可能干扰正常经血排出,形成暗红色血块,多伴随进行性痛经。确诊需结合超声和血清CA125检测,轻症可服用地诺孕素片抑制内膜生长,重症需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经期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减少盆腔充血。
5、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导致经血凝固异常,形成大量血块,常伴有牙龈出血等表现。需完善凝血四项检查,确诊后根据病因使用氨甲环酸片改善凝血功能,维生素K1注射液补充凝血因子。日常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摄入,避免外伤。
月经期出现血块时建议记录血块大小、颜色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预防贫血。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并勤更换,出现持续大量血块、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妇科或血液科。经期后复查血红蛋白,排除贫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