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胃出血通常不能自愈,需及时就医治疗。胃出血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禁食禁水、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胃溃疡甚至胃穿孔,需严格戒酒并配合医生干预。
1、禁食禁水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进食饮水,避免加重胃黏膜刺激。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基础需求。此阶段通常需持续24-48小时,待出血稳定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出血量较大时需使用注射用血凝酶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输注血浆或红细胞。
3、内镜下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病灶,医生会通过胃镜实施钛夹止血、电凝止血或局部注射肾上腺素。该方法能直接处理出血点,适用于溃疡面血管暴露或黏膜撕裂等情况,术后需继续药物巩固治疗。
4、介入治疗当内镜止血失败或出血位于特殊部位时,可采用血管造影栓塞术。通过股动脉插管至胃部供血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阻断出血血管。该方式对贲门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尤为有效。
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穿孔时需外科干预,常见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出血点缝扎术等。术后需留置胃管减压,禁食时间延长至5-7天,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胃出血康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饮食。严格戒除酒精,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出现头晕心悸、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建立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戒除酒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