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鼻孔里的鼻屎可用棉签蘸温水轻柔清理,或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后吸出。主要方法有清理前湿润鼻腔、使用婴儿专用吸鼻器、避免强行掏挖、保持环境湿度、观察是否伴随呼吸异常。
1、湿润鼻腔将棉签蘸取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涂抹在婴儿鼻翼周围,待鼻屎软化后用棉签螺旋式带出。生理盐水滴鼻液如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能安全软化鼻痂,每次滴1-2滴后等待片刻再清理。注意棉签不可深入鼻孔,避免触碰鼻黏膜。
2、吸鼻器使用选择前端柔软的婴儿专用吸鼻器,先挤压球部排出空气,再将圆头轻轻放入鼻孔边缘,缓慢松开球部产生负压吸出分泌物。使用前后需用沸水消毒,操作时固定婴儿头部防止扭动。若鼻屎较硬可先滴入生理盐水软化。
3、避免强行掏挖禁止用指甲、发卡等硬物掏挖,可能划伤鼻黏膜导致出血或感染。若鼻屎位置较深或婴儿剧烈哭闹,应停止操作。鼻腔具有自洁功能,少量鼻屎通常可随喷嚏自行排出,强行清理可能将分泌物推向更深部位。
4、调节环境湿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干燥空气易使鼻腔分泌物结痂。哺乳后或睡前用温湿毛巾敷鼻部,有助于保持鼻腔湿润。冬季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或电暖气,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尘螨堆积。
5、观察伴随症状若鼻屎呈黄绿色、伴有咳嗽或呼吸急促,可能提示呼吸道感染,需就医排查鼻炎或肺炎。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鼻部畸形的婴儿清理鼻屎前应咨询医生。反复鼻塞影响吃奶或睡眠时,需排除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日常可用母乳或温水蒸汽熏蒸鼻腔,哺乳时保持头高位减少奶液反流刺激。定期修剪婴儿指甲防止抓伤鼻腔。如发现鼻腔红肿、异常出血或分泌物有臭味,应立即停止家庭护理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使用成人鼻腔喷雾或精油类产品,清理频率以不影响呼吸为度,过度清洁可能破坏鼻腔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