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月经持续3-7天属于正常范围。月经周期受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个体差异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期天数、出血量及伴随症状的差异。
多数女性月经持续3-5天,出血量适中且逐渐减少。此时子宫内膜脱落速度均匀,伴随轻微下腹坠胀或腰酸,通常无须特殊处理。日常可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若经期规律且无异常不适,一般无需就医。
部分女性经期可能延长至6-7天,但出血量会逐日减少至点滴状。这种情况可能与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修复较慢有关。需观察是否伴随血块增多、持续腹痛等症状。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经期过度劳累或食用生冷食物。若长期超过7天或出血量突然增加,需警惕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可能。
月经结束后应注意会阴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内裤。经期可适当饮用红糖姜茶帮助缓解不适,但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若出现经期超过10天、非经期出血或严重痛经,建议及时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