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急性期血管再通主要通过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抗血小板治疗、改善脑循环药物及控制危险因素等方式实现。具体方案需根据发病时间、梗死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的首选治疗,能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需在卒中中心经专业评估后使用,严格排除出血风险。用药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及出血并发症。
2、动脉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发病6-24小时内可考虑机械取栓治疗。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直接清除血栓,血管再通率较高。需配合CT灌注或磁共振评估缺血半暗带,存在可挽救脑组织时适用。
3、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适用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急性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扩展,但需注意胃肠道出血风险。用药前需评估出血倾向及药物相互作用。
4、改善脑循环丁苯酞软胶囊可通过多靶点改善脑微循环,尤适用于分水岭梗死。需配合血压管理维持脑灌注压,避免过度降压导致低灌注。部分患者可联合使用依达拉奉等神经保护剂。
5、危险因素控制急性期需强化降压、降脂及血糖管理。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血压控制目标根据梗死类型调整。房颤患者需评估抗凝时机,预防心源性栓塞复发。
脑梗患者血管再通后需长期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规范用药。康复期可结合针灸和肢体功能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出现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加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