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吐出血可能是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胃癌等原因引起。呕血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消化性溃疡胃酸侵蚀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溃疡面,当溃疡累及血管时可导致呕血。患者常伴有周期性上腹痛,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或缓解。胃镜检查可确诊,治疗需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配合铝碳酸镁保护黏膜,严重出血需内镜下止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下端静脉丛曲张,粗糙食物摩擦或腹压增高可能引发破裂大出血。呕血量较大且呈鲜红色,可能伴随黑便。需紧急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治疗,同时使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输血抢救。
3、急性胃黏膜病变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严重应激状态下,胃黏膜屏障受损引发广泛糜烂出血。呕血前常有恶心、上腹灼痛,出血量相对较少。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静脉使用雷尼替丁等抑酸药物,严重者需内镜下止血。
4、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剧烈呕吐或干呕时胃内压力骤增,导致食管胃连接处黏膜纵向撕裂出血。典型表现为先呕吐胃内容物后呕鲜血,出血量中等。多数可通过禁食、抑酸治疗自愈,持续出血需内镜下钛夹夹闭创面。
5、胃癌肿瘤组织坏死或侵犯血管可引起呕血,多呈咖啡渣样陈旧血,常伴有消瘦、贫血等消耗症状。胃镜活检可确诊,早期可行手术切除,晚期以化疗为主。呕血时需先稳定生命体征再处理原发病。
出现呕血应立即禁食并平卧,避免误吸窒息,记录呕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就医后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胃镜等检查。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戒除烟酒,慎用损伤胃黏膜药物,长期反复出血者需定期胃镜随访。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增加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