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为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辅以补液和饮食调理。
1、病因与病变机制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变主要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志贺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病变初期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随后发展为溃疡和出血。严重时,炎症可扩散至肠壁深层,甚至引起肠穿孔。
2、症状与诊断
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粪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3、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补液治疗:腹泻严重时需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
(3)饮食调理: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4、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
(2)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和如厕后。
(3)在流行季节或疫区,可接种痢疾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变虽常见但不可忽视,及时治疗和预防是关键。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通过科学治疗和健康管理,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