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可通过接种疫苗、防蚊灭蚊、改善环境卫生、避免蚊虫叮咬、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1、接种疫苗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均可提供长期免疫保护,建议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成人前往流行区前也需评估接种需求。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防蚊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阻断传播的关键。需定期清理住宅周边积水容器,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农村地区应加强牲畜圈舍管理,减少蚊虫繁殖场所。社区可开展统一消杀工作,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成蚊进行空间喷洒,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安全。
3、改善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整洁有助于减少蚊虫密度。建议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等物理屏障。农村地区应推行人畜分离,将猪圈等易滋生蚊虫的场所远离居住区。垃圾应及时清运,避免积水腐败物堆积。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蚊媒密度和病毒传播风险。
4、避免蚊虫叮咬在流行季节外出时应穿浅色长袖衣物,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避免在黄昏和黎明等蚊虫活跃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居住场所可使用电蚊香或蚊帐,野外作业人员需加强个人防护。孕妇和儿童等易感人群更需注意防护措施。
5、及时就医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诊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重症患者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接受监护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隔离治疗期间,病房应做好防蚊措施,避免成为传染源。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需采取综合措施,重点做好疫苗接种和防蚊工作。流行季节应注意个人防护,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定期清理积水容器,减少蚊虫孳生环境。高危人群可咨询专业机构获取针对性预防建议,前往流行区前做好防护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