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磨牙通常在6-7岁开始萌出,替换乳磨牙的过程一般持续到12-13岁完成。
第一磨牙是人类恒牙列中最早萌出的恒牙之一,医学上称为第一恒磨牙或六龄齿。其萌出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但多数儿童在6岁左右下颌第一磨牙率先萌出,上颌第一磨牙稍晚1-2年。由于第一磨牙直接萌出而非替换乳牙,家长常误以为它是乳牙而忽视保护。实际上该牙承担主要咀嚼功能且伴随终身,萌出后即需重点防护。临床常见因早期龋坏导致牙体缺损的情况,与口腔清洁不足、窝沟较深易滞留食物残渣有关。建议萌出后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并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
若超过8岁仍未萌出第一磨牙,可能存在发育迟缓或阻生情况,需通过口腔X光片评估牙胚状态。少数遗传性疾病如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可能伴随恒牙迟萌,这类患儿往往伴有其他骨骼发育异常。对于萌出异常者,口腔正畸科医生可能建议导萌术或间隙保持等干预措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进食黏性糖果或碳酸饮料,这些习惯会加速釉质脱矿。乳磨牙早失时需制作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倾斜侵占恒牙萌出空间。
家长应定期观察儿童口腔变化,第一磨牙完全萌出后其咬合面会略高于其他牙齿,这是正常生理现象。若发现牙齿排列拥挤、反颌或深覆合等问题,建议在替牙期即开始早期矫治。维护口腔健康需建立科学饮食习惯,适当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硬质食物,促进颌骨发育。夜间磨牙患儿可使用软质咬合垫,减少牙齿过度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