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HPV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低烧,属于常见不良反应。发热反应主要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个体体质差异、接种后护理不当、疫苗成分敏感、合并其他感染等因素有关。
1、免疫系统激活HPV疫苗含有病毒样颗粒,接种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部分人群免疫应答较强,可能引起短暂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通常24-48小时内自行消退。此时建议多饮水休息,无须特殊处理。
2、个体体质差异青少年或免疫敏感人群更易出现发热反应。既往接种其他疫苗有发热史者,接种HPV疫苗后发生概率可能增高。这类人群接种后需加强体温监测,但发热本身不影响疫苗保护效果。
3、接种后护理不当接种当天剧烈运动、饮酒或受凉可能诱发或加重发热症状。建议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上肢剧烈活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出现低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4、疫苗成分敏感极少数人对疫苗辅料如铝佐剂等成分敏感,可能表现为发热伴局部红肿。此类反应通常程度较轻,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3天,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5、合并其他感染若发热伴随咽痛、咳嗽等症状,可能与偶合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疫苗接种后1-2周内机体免疫力暂时性降低,需注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接种HPV疫苗后建议观察30分钟再离开接种点,24小时内避免搔抓注射部位。出现低热可增加饮水量,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充足睡眠。若体温持续超过38.5℃、伴有皮疹或意识改变,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可能。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疫苗防护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筛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