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在急性期不建议外出,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评估下逐步恢复活动。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急性期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臀部皮疹等症状,此时病毒载量较高且传染性强。外出可能导致病毒通过飞沫、接触污染物等途径传播给其他儿童。患儿免疫力较低时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或加重原有症状。居家隔离有助于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便于家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当患儿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以上、疱疹结痂干燥、精神状态良好时,传染性会显著降低。此时经医生评估确认无并发症,可适当进行短时间户外活动,但仍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应做好手部卫生,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携带消毒湿巾及时清洁接触物品表面。
手足口病恢复期需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藕粉缓解口腔疼痛。衣物应每日煮沸消毒,玩具餐具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家长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用流动水洗手,家中定期开窗通风。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