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疼痛可能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尿道炎、阴道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多饮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道刺激症状。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排尿时疼痛感明显者可尝试分段排尿,减轻膀胱压力。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排尿疼痛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非感染性炎症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真菌性尿道炎需使用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3、物理治疗下腹部热敷可缓解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超声波碎石适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对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效果较好。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尝试温水坐浴,每日15-20分钟。
4、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患者可能需要尿道扩张术,严重前列腺增生可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或合并尿路梗阻时,需行膀胱镜碎石取石术。所有手术方案需经泌尿外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5、生活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长时间憋尿,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女性应注意经期卫生,绝经后患者可适当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状态。
出现排尿疼痛症状时应记录疼痛特点、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就医时详细告知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禁止盆浴。定期复查尿常规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慢性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适当补充蔓越莓提取物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