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大小正常范围是18-25毫米。卵泡发育成熟后直径达到18毫米以上时,卵子具备受精能力,超过25毫米可能发生黄素化或排卵障碍。
卵泡从原始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需经历多个阶段,初级卵泡直径约0.1-0.2毫米,次级卵泡增长至2-5毫米。进入窦卵泡期后,优势卵泡以每日1-3毫米速度生长,当直径达10-12毫米时通过超声可清晰观测。成熟卵泡直径达18-20毫米时卵泡壁变薄,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LH峰出现,引发卵泡破裂排卵。部分女性卵泡需增长至22-25毫米才排卵,这与个体激素敏感性差异有关。临床监测中,连续3个月经周期卵泡直径均小于17毫米可诊断为小卵泡排卵,可能影响受孕概率。使用阴道超声监测时,需注意卵泡为球形结构,测量应取最大横径与纵径平均值。
备孕女性可通过基础体温曲线结合排卵试纸辅助判断卵泡发育情况,若发现卵泡发育迟缓或持续过大未破裂,建议在生殖医学科进行性激素六项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日常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E与辅酶Q10有助于改善卵泡质量,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曲唑片或注射用尿促性素促进卵泡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