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病综合征通常不会自愈,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
儿童肾病综合征属于慢性肾脏疾病,其病理改变涉及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质大量流失。单纯依靠机体自我修复难以逆转这种结构性损伤。临床观察发现,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能出现持续性水肿、反复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部分病例会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目前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作为初始治疗,对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患儿可能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他克莫胶囊等进行干预。
极少数轻微病例在急性感染诱发的肾病综合征中,随着感染控制可能出现暂时性症状缓解,但肾小球病理损伤依然存在。这类情况仍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避免误判为自愈而延误治疗。对于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等特殊类型,自愈概率更低,往往需要终身管理。
家长应重视患儿的日常护理,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记录尿量和体重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适度活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若发现患儿出现少尿、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急症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