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半夜哭闹可能由饥饿、环境不适、肠绞痛、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家长需根据具体表现及时安抚或就医。
1、饥饿:婴儿胃容量小,夜间需频繁哺乳。建议家长记录喂养时间,睡前适当增加奶量,避免过度饥饿引发哭闹。
2、环境不适:室温过高过低、尿布潮湿或衣物摩擦可能引起不适。家长需检查宝宝衣物厚度,保持环境温度在24-26℃,及时更换尿布。
3、肠绞痛:可能与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有关,表现为双腿蜷缩、面部涨红。家长可顺时针按摩腹部,哺乳妈妈需避免摄入豆类等产气食物。
4、中耳炎:多由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导致,伴随抓耳、发热症状。需儿科医生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家长不可自行用药。
持续哭闹超过1小时或伴随呕吐、发热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就诊,日常注意建立规律作息并观察记录哭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