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湿疹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物、皮肤屏障修复、环境控制等方式治疗。真菌性湿疹通常由皮肤真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潮湿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抗真菌治疗使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可直接抑制皮肤表面真菌繁殖。伴有皮肤红肿时可配合弱效激素药膏短期使用。
2、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氟康唑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适用于顽固性或大面积感染。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疗程通常2-4周。
3、皮肤屏障修复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避免过度清洁,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
4、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湿度控制在50%以下。衣物床单需高温消毒,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物品。
治疗期间建议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搔抓患处。若症状持续未改善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