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量性高钠血症可能由水分摄入不足、利尿剂使用、中枢性尿崩症、渗透性利尿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药物调整、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水分摄入不足长时间未饮水或吞咽困难导致体液丢失过多,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建议增加口服补液,严重时需静脉输注低渗盐水。
2、利尿剂使用呋塞米等利尿药物过度使用导致钠排泄减少,常伴随多尿和低钾血症。需调整利尿剂剂量,必要时联用托伐普坦等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3、中枢性尿崩症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缺乏,引发大量低比重尿。可能与颅脑外伤、肿瘤有关,需使用去氨加压素治疗并处理原发病。
4、渗透性利尿高血糖或甘露醇使用等导致溶质性利尿,常伴意识障碍。需控制血糖、停用渗透性药物,监测血钠变化。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水,避免高盐饮食,使用利尿药物者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