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孕妇多数情况下可以足月生下健康宝宝,但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配合医生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血压控制水平、是否合并子痫前期、胎儿发育状况及产前检查频率。
1、血压控制规律服用拉贝洛尔、甲基多巴等妊娠期安全降压药物,将血压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可显著降低早产风险。每周至少测量血压3次并记录波动情况。
2、子痫前期合并蛋白尿或器官功能损害时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子痫前期与胎盘灌注不足有关,表现为水肿加剧和血小板下降,需住院接受硫酸镁治疗。
3、胎儿监护通过胎心监护、超声多普勒监测脐动脉血流,评估胎儿宫内状态。发现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时需考虑医源性早产。
4、产检频率妊娠28周后每2周产检,36周后每周产检。检查内容包括尿蛋白、肝肾功能、眼底血管变化等子痫前期预警指标。
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60克,补充钙剂1000毫克,避免腌制食品。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上腹痛应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