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体外膜肺氧合主要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可逆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适应症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肺栓塞及心脏骤停等。
1、呼吸衰竭:
ECMO适用于氧合指数小于100mmHg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机械通气无法维持足够氧供时,ECMO能提供体外气体交换,为肺功能恢复争取时间。此类患者多伴有顽固性低氧血症,需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2、心源性休克:
心脏术后或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输出量严重不足是ECMO的明确适应症。对于心脏指数持续低于1.8L/min/m²且对血管活性药物无反应的患者,ECMO可替代心脏泵血功能。这类患者常合并多器官灌注不足,需同步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3、暴发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心肌炎症导致心室收缩功能急剧恶化时,ECMO可作为过渡治疗。患者表现为肌钙蛋白显著升高伴恶性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射血分数低于30%。早期ECMO支持能降低心肌氧耗,促进心肌顿抑恢复。
4、肺栓塞:
大面积肺栓塞引起右心衰竭且溶栓治疗禁忌时,ECMO能维持循环稳定。这类患者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和心室间隔左移,动脉血氧分压常低于60mmHg。ECMO支持下可行肺动脉导管取栓术。
5、心脏骤停:
对于可逆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在高质量心肺复苏无效时,ECMO可提供体外循环支持。适应症标准包括年龄小于65岁、骤停时间小于60分钟、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需在骤停后快速建立血管通路。
ECMO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维持活化凝血时间在160-180秒。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高蛋白肠内营养,每日热量摄入25-30kcal/kg。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呼吸肌训练,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心理干预需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家属参与治疗决策。出院后定期随访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
尿管结石体外碎石后仍无法排出可能由碎石颗粒过大、输尿管狭窄、结石位置特殊、炎症水肿或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辅助排石、二次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支架置入或调整饮水运动等方式处理。
1、碎石颗粒过大:
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将结石击碎为仍大于5毫米的颗粒,这类碎片易卡在输尿管生理狭窄处。需配合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溶石药物,或考虑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一步处理。
2、输尿管狭窄:
先天性狭窄或既往炎症导致的输尿管瘢痕会阻碍碎石排出。狭窄段多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膀胱壁内段,可通过输尿管球囊扩张术解除梗阻,必要时留置双J管支撑引流。
3、结石位置特殊:
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受肾脏活动度影响易移位,下段结石可能被膀胱壁包裹。对于嵌顿性结石,体外碎石效果较差,建议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取石网篮进行精准取出。
4、炎症水肿:
碎石过程中可能引发输尿管黏膜充血肿胀,导致暂时性梗阻。可短期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α受体阻滞剂减轻水肿,配合布洛芬等抗炎药物控制局部炎症反应。
5、肾功能异常:
患侧肾盂压力长期增高可能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缺乏足够的冲刷力推动碎石。需通过静脉肾盂造影评估分肾功能,必要时行经皮肾造瘘术建立临时引流通道。
建议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分次均匀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可进行跳绳、爬楼梯等垂直运动促进碎石移动,但需注意运动强度以防诱发肾绞痛。饮食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草酸钙结石患者限制菠菜、浓茶摄入,尿酸结石患者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腰痛或血尿加重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复查泌尿系CT明确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梗阻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