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病又称非洲锥虫病,主要由布氏锥虫引起,包括布氏冈比亚锥虫和布氏罗得西亚锥虫两种亚型。
1、布氏冈比亚锥虫布氏冈比亚锥虫是西非和中非地区昏睡病的主要病原体,通过采采蝇叮咬传播,感染后病程进展缓慢,可潜伏数月甚至数年。
2、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布氏罗得西亚锥虫主要分布于东非和南非,同样经采采蝇传播,但疾病进展迅速,常在数周内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3、传播媒介采采蝇是昏睡病的唯一传播媒介,当采采蝇叮咬携带锥虫的人类或动物后,锥虫在蝇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再通过叮咬传播给新宿主。
4、病理特征锥虫侵入人体后先在血液和淋巴系统繁殖,后期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特征性的睡眠周期紊乱和神经功能障碍。
预防昏睡病需避免采采蝇叮咬,在流行区活动应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嗜睡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