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杆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和里急后重,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痢疾杆菌感染主要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后,细菌侵入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和溃疡,导致典型症状。腹泻通常为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发热可高达39℃以上,里急后重表现为频繁便意但排便量少。治疗方面,抗生素如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是常用药物,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补液治疗包括口服补液盐和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和香蕉,避免高纤维和油腻食物。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饮用安全水源和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避免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和肠穿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