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胃胀气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频繁哭闹、吐奶增多、排气增多、拒绝进食等症状。胃胀气可能与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1、腹部膨隆宝宝胃胀气时腹部会明显膨隆,触摸时有紧绷感,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这种情况多与吞咽空气过多或肠道产气增加有关。家长可将手掌搓热后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帮助气体排出。若膨隆持续超过半天或伴随呕吐,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疾病。
2、频繁哭闹胃胀气引起的腹痛会导致宝宝突然哭闹,双腿向腹部蜷缩,哭闹多在喂奶后加重。家长可采用飞机抱姿势缓解不适,即将宝宝俯卧于前臂,头部略高于身体。若哭闹持续超过两小时或伴随发热,可能提示肠套叠等急症,应立即就医。
3、吐奶增多胃内气体过多会顶起胃内容物导致吐奶频次和量增加,奶液中可见泡沫。建议家长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反复喷射性呕吐或呕吐物带胆汁时,需警惕幽门狭窄等器质性疾病。
4、排气增多宝宝每日排气超过15次或排气时表情痛苦属异常表现。母乳喂养的妈妈应减少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摄入。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换用部分水解蛋白奶粉。若排气伴随血便或黏液便,需化验排除感染性肠炎。
5、拒绝进食胃胀气会导致宝宝吃奶时哭闹拒食,但很快又因饥饿要求进食。建议少量多次喂养,喂奶间隙使用安抚奶嘴。持续拒食超过8小时可能引发脱水,需就医评估。对于反复胃胀气宝宝,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西甲硅油乳剂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
家长需注意保持喂养姿势正确,喂奶时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或奶嘴基部减少空气吞咽。每次喂奶后坚持拍嗝,每日可进行3次以上腹部按摩。记录宝宝饮食与症状关系,避免过敏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三天或出现血便、发热等警示症状,须及时至儿科就诊。母乳喂养妈妈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量摄入乳制品和十字花科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