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后胳膊出现肿块可能由注射反应、局部炎症、淋巴回流受阻、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通常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观察护理等方式改善。
1、注射反应疫苗注射后局部组织受到机械刺激,可能出现短暂肿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按压,多数2-3天自行消退。
2、局部炎症疫苗成分引发局部免疫应答导致炎性渗出。表现为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症状。
3、淋巴回流受阻注射部位淋巴管暂时性引流障碍形成硬结。建议抬高患肢配合热敷,若持续超过1周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变。
4、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对疫苗辅料产生过敏反应。伴随瘙痒、皮疹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接种后48小时内可冷敷减轻肿胀,后期改为热敷促进吸收。避免剧烈运动,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若持续增大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