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脱水为主,轻症可通过调整饮食和口服补液盐改善,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急性肠胃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补充水分,必要时需静脉输液。
1、药物治疗:针对急性肠胃炎的症状,药物是缓解不适的重要手段。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减少腹泻次数;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可缓解恶心呕吐;抗生素如诺氟沙星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饮食调整:急性肠胃炎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选择米粥、面条、蒸蛋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恢复期可逐渐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酸奶、香蕉等食物,帮助肠道功能恢复。
3、补充水分: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至关重要。口服补液盐是首选,可按照说明书调配饮用。若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口干、尿少、乏力等,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4、预防措施:急性肠胃炎的预防关键在于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的食物,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避免食用生冷海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轻症可通过家庭护理改善,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注意饮食卫生和补充水分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合理用药和调整饮食有助于快速恢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