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可能由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骨质破坏、脓毒血症、病理性骨折、慢性骨髓炎等危害。
1、骨质破坏骨髓炎引发骨质破坏可能与细菌毒素侵蚀、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万古霉素等药物。
2、脓毒血症骨髓炎导致脓毒血症可能与细菌入血、炎症失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替考拉宁、注射用美罗培南等药物。
3、病理性骨折骨髓炎引发病理性骨折可能与骨质强度下降、负重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痛、畸形等症状。治疗需手术清创联合内固定,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
4、慢性骨髓炎骨髓炎转为慢性可能与治疗不彻底、细菌耐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流脓、窦道形成等症状。治疗需手术清除死骨,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药物。
骨髓炎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避免患肢过度负重,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