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矮小症建议在3岁至青春期前开始干预治疗。治疗效果与骨龄闭合程度、病因类型、生长激素敏感性、营养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1、骨龄评估家长需在孩子3岁时完成首次骨龄检测,若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年以上或年生长速率低于4厘米,建议尽早就医。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囟门闭合延迟。
2、病因筛查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染色体检测等检查。特发性矮小占多数病例,但需排除Turner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病理性因素,常伴随特殊面容或发育迟缓。
3、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5岁后可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治疗期间家长需每月监测身高体重变化。
4、营养管理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及适量蛋类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家长需定期记录孩子饮食日记供医生评估。
建议每3个月复查骨龄及激素水平,治疗期间保持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保证夜间9小时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