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腹泻的症状包括水样便、频繁排便、腹痛、发热、呕吐等。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病毒侵袭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肠道吸收功能受损,从而引发腹泻。病程通常持续3-8天,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就医。
1、水样便:轮状病毒感染后,肠道吸收功能下降,水分无法被充分吸收,导致粪便呈水样。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或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
2、频繁排便:感染后肠道蠕动加快,排便次数显著增加,严重时可达每日10次以上。建议患者保持肛门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可使用温水清洗或涂抹护臀膏。
3、腹痛:病毒侵袭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部疼痛。患者可通过热敷或轻柔按摩腹部缓解不适,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4、发热:轮状病毒感染常伴随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通常不超过39℃。患者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或布洛芬混悬液5ml,并注意休息。
5、呕吐:病毒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和呕吐。患者应少量多餐,避免空腹,可尝试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等。
轮状病毒腹泻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避免高脂肪、高纤维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活动。护理方面,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脱水,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