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通常在怀孕18-20周开始感觉到胎动,经产妇可能提前至16周左右感知。胎动初觉多表现为轻微颤动或气泡感,随孕周增加逐渐明显。
初产妇因缺乏经验,可能将早期胎动误认为肠蠕动,实际胎动通常规律且位置固定。孕20周后胎动频率趋于稳定,每小时约3-5次,夜间安静时更易察觉。胎动感知时间受腹壁厚度、羊水量及胎盘位置影响,前壁胎盘孕妇可能延迟1-2周感知。建议每日固定时间侧卧计数胎动,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情况12小时胎动应超过30次。
孕28周后胎动模式更为规律,若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或减少50%需警惕胎儿缺氧。双胎妊娠孕妇可能在不同部位同时感知胎动,但需通过超声确认胎儿位置。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妊娠孕妇应加强胎动监测,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某些药物如镇静剂可能暂时抑制胎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
孕晚期胎动强度可能减弱但频率不应降低,巨大儿可能因活动空间受限表现为大幅度缓慢胎动。记录胎动时需排除母亲饥饿、体位变化等干扰因素,持续2小时无胎动应立即就医。建议搭配均衡饮食和适度散步促进胎儿活动,避免长时间仰卧影响胎盘供血。定期产检配合超声检查能更准确评估胎儿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