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缓是指静息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可能表现为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心源性猝死。心率过缓的病因主要有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肌缺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1、乏力心率过缓时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机体供氧不足会导致持续性疲劳感。轻度患者表现为日常活动耐力下降,重度患者可能出现卧床不起。这类症状常见于老年窦房结功能退化或β受体阻滞剂过量使用的情况,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严重程度。
2、头晕脑部供血不足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是典型表现,患者从蹲位站起时症状加重,可能伴随眼前发黑。常见于运动员生理性心动过缓或心肌炎恢复期患者,当心率低于40次/分钟时需警惕阿斯综合征发作风险。
3、胸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会导致心前区压迫感,多在夜间平卧时加重。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可见二度Ⅱ型以上传导阻滞,严重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4、晕厥心室率骤降至30次/分钟以下时可能引发脑灌注骤减,出现突发意识丧失,常见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这类患者需立即就医,24小时内发生3次以上晕厥者属于起搏器植入Ⅰ类适应证。
5、猝死风险严重心动过缓可能诱发心室颤动,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QT间期延长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风险更高,需通过心内电生理检查评估是否需要植入ICD除颤器。
对于心率过缓患者,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工作,定期监测晨起静息心率。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但服用利尿剂者需注意血钾平衡。所有治疗均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自行服用提升心率药物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出现黑朦或晕厥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