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肺结节可能由感染性病变、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血管性病变、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肺结节是指肺部直径小于30毫米的局灶性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
1、感染性病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肺结节的常见原因,可形成结核球。真菌感染如隐球菌、曲霉菌等也可能导致肺结节。这些感染性结节通常伴有咳嗽、低热等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咯血。治疗以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异烟肼、利福平、伏立康唑等。
2、良性肿瘤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由异常排列的软骨、脂肪等组织构成。肺硬化性血管瘤也属于良性病变,多见于中年女性。这些结节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
3、恶性肿瘤原发性肺癌如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可表现为肺结节。转移性肺癌也可能形成多发肺结节,常见原发灶包括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结节多呈分叶状、毛刺征等特征,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决定。
4、血管性病变肺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可形成结节样改变。肺梗死灶机化后也可能表现为结节。这类病变可能引起咯血等症状,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包括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
5、先天性疾病肺隔离症是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异常肺组织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支气管囊肿也可表现为肺内结节样病变。这些疾病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有症状者需手术切除。
发现右肺结节后应完善胸部CT增强、肿瘤标志物等检查。8毫米以下的实性结节建议3-6个月随访,8毫米以上或磨玻璃结节需缩短随访间隔。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和职业粉尘有助于预防肺结节发生。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增强肺部抵抗力,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