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一)局限性硬皮病 需与下列诸病鉴别。
1.斑萎缩 早期损害为大小不一,呈皮色或青白色,微凹或隆起,表面起皱,触之不硬。
2.萎缩性硬化性苔藓 皮损为淡紫色发亮的扁平丘疹,大小不一,常聚集分布,但不互相融合,表面有毛囊角质栓,有时发生水疱,逐渐出现皮肤萎缩。
(二)系统性硬化症需与下列诸病鉴别。
1.成人硬肿病:皮损多从头颈开始向肩背部发展,真皮深层肿胀和僵硬。局部无色素沉着,亦无萎缩及毛发脱落表现,有自愈倾向。
2.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等病的混合表现,包括雷诺氏现象,面、手非凹陷性浮肿,手指呈腊肠状肿胀,发热,非破坏性多关节炎,肌无力或肌痛等症状。浸出性核抗原(ENA)和RNP的抗体均可呈高滴度阳性反应。
欢迎点击飞华健康网硬皮病专题:http://www.fh21.com.cn/pifu/ypb/
皮疹可通过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病毒疹等疾病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包括避免诱因、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及生物制剂等。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由皮肤直接接触致敏物或刺激物引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或水疱。治疗需立即脱离致敏原,急性期可使用硼酸溶液冷湿敷,慢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2、湿疹:
湿疹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相关,特征为多形性皮疹伴剧烈瘙痒。基础治疗需加强保湿,急性渗出期选用氧化锌油,亚急性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顽固性病例可考虑紫外线疗法。
3、荨麻疹:
荨麻疹发病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典型表现为风团伴血管性水肿。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是首选药物,难治性病例可联用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慢性患者需排查感染和自身免疫因素。
4、药疹:
药疹属于药物不良反应,常见类型包括固定性药疹和麻疹样疹。确诊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重症需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重症需住院治疗。
5、病毒疹:
病毒疹多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水痘呈现向心性分布的水疱。治疗以对症为主,高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瘙痒明显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抗病毒治疗。
皮疹患者日常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过度洗浴和使用碱性清洁剂。饮食需忌食辛辣刺激及已知过敏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调节。急性期皮疹渗出明显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慢性干燥性皮疹需坚持涂抹保湿霜。记录皮疹发作时间、形态变化和可疑诱因有助于医生诊断,出现发热、脓疱或皮疹快速扩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