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导致情绪极端波动、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增加等严重后果。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
1、情绪极端波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经历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情绪状态。躁狂期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过剩、睡眠需求减少,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疲劳无力。这种情绪波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2、社会功能受损:由于情绪波动剧烈,患者可能无法维持稳定的工作和学习状态,频繁请假或辞职,导致经济压力增大。同时,情绪不稳定也会影响与家人、朋友的相处,导致社会支持系统减弱,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3、自杀风险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在抑郁期。患者可能因长期的情绪低落、绝望感而产生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行动。及时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是降低自杀风险的关键。
4、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钠、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平和抗抑郁药如氟西汀、舍曲林。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稳定情绪,减少躁狂和抑郁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5、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治疗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CBT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家庭治疗则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提供支持。心理治疗可以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减少复发风险。
6、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关重要。避免过度压力、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也有助于情绪稳定。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但通过综合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患者及家属应密切关注情绪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