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患者您好:
(1)神经系统症状:由神经系统症状者占20%~50%。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失眠多梦,健忘等。从病史中多见精神创伤引起发病或使病情加重的病例。
(2)消化系统症状: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人占10%~30%。表现为消化功能紊乱,或伴有肝、肾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3)高血压:有高血压的病人占5%~10%,国外有人认为口腔扁平苔藓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4)糖尿病:国外学者反响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中13%同时患有糖尿病。我国资料显示患糖尿病的不超过5%,但临床上往往见到当血糖及尿糖增多时口腔或皮肤的病情加重。反之,当血糖得到控制后口腔及皮肤的损害多会减轻或愈合。
(5)其他全身疾病:如心脏病、关节炎、泌尿系统疾病、女性月经不调、过敏、贫血等均有伴发,各在5%~10%。总之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不伴发全身疾病仅在少数,低于10%。国内学者报道65例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中有全身系统病163项,平均每人2~7种,少者1人1种,多的1人有9种全身病。只有5例无全身系统疾病。
慢性中耳炎颅内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硬膜外脓肿以及耳源性脑积水。这些并发症多因炎症扩散至颅内结构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避免严重后果。
1、脑膜炎:
慢性中耳炎炎症通过骨质破坏或血管途径侵入蛛网膜下腔,引发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可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部分伴随意识障碍。治疗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
2、脑脓肿:
颞叶或小脑脓肿最常见,由炎症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导致。典型表现为头痛、呕吐、局灶神经体征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联合抗生素与神经外科手术引流。
3、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中耳炎累及邻近乙状窦,引发静脉窦壁炎症及血栓形成。特征性表现为弛张热、耳后疼痛及视乳头水肿。抗凝治疗联合抗生素可改善预后,严重者需手术清除血栓。
4、硬膜外脓肿:
炎症穿透颅骨内板在硬脑膜外形成脓液积聚,常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和低热。CT显示颅骨内板下梭形低密度影,治疗需手术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
5、耳源性脑积水:
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表现为进行性头痛、视物模糊。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治疗需处理原发感染灶,严重时需脑室腹腔分流术。
慢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可能加重感染的行为,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及锌元素以增强黏膜修复能力,急性发作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耳痛、发热或神经系统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颅内压骤增。定期耳科随访可早期发现并发症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