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医生 > 妇产科 > 妇科 > 痛经

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法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中药治疗:



  【鹿胎】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经血亏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因此导致痛经。鹿胎性温,对经血亏虚、运行不畅,宫冷畏寒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鹿胎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痛经首选的纯天然动物药。



  鹿胎 性味归经:温;甘、咸;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壮阳,补虚生精。用于治虚损劳瘵,精血不足,妇女虚寒,崩漏带下。



  用法:鹿胎目前常见的剂型有鹿胎膏、鹿胎胶囊、鹿胎素、鹿胎颗粒等。服用可按产品说明书单独服用或配合配伍其他中药。请遵医嘱。



  其他中医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承浆、大椎;2、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



  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十七椎下,以28号1.5~2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转提插,针感要求向下达子宫,并朝会阴方向放射,待剧痛缓解可根据症情,持续提插捻转运针5~10分钟,予以留针30分钟。阿是穴用艾卷作温和灸,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承山穴双侧均取,以6寸毫针速刺入皮,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转,使针感扩展到小腹部,留针15分钟。上法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经期腹部稍感不适;有效:症状减轻,随访1年内仍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共治182例,临床痊愈148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4%[3~6]。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按证型分3组。1、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2、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3、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髎、地机、天枢。



  (二)治法



  据所辨之证型取主穴,酌加配穴。用28号2寸长之毫针,迅速破皮,然后沿皮下刺入1.5寸。针刺的方向,腹背部穴均向下,四肢穴均向上。然后施行提插加小捻转的补泻手法,气滞血瘀型用泻法,寒湿凝滞型用平补平泻手法,气血两虚型用补法。但刺激宜轻。留针20~30分钟,每隔3~5分钟运针1次。针后,关元、足三里及归来可以艾卷作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共治134例,痊愈93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3%[7,8]。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行间、公孙、隐白、太冲、三阴交、关元。



  (二)治法



  主穴均取。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以腕力进行弹刺,刺时要求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垂直。每分钟叩刺70~90次。每穴叩刺约1分钟,中等强度刺激,以局部微出血为度。于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治疗,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三个月)。



  (三)疗效评价



  共治106例,临床痊愈30例,显效39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7%[9]。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肝、胆、肾、腹、内分泌、肾上腺、耳背沟、耳迷根、皮质下。



  配穴:恶心呕吐加胃,心烦不安加心、神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3~4穴,据症加配穴。用王不留行子,以胶布固定于所选的耳穴上。每次一侧穴,双耳轮替。嘱患者每日自行做不定时按压,每天按压10次左右,每次按压2~3分钟。耳穴出现发热效果更佳。每周换贴2~3次。治疗的起始时间及疗程,同毫针法。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80例,结果临床痊愈891例,显效159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9.4%[8,14,15]。



  冷灸



  (一)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



  (二)治法



  灸药制备:斑蝥、白芥子各20克,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 砜调成软膏配。



  主穴每次取1穴,可交替使用,每次于经前5日贴敷第1次,月经始潮或始觉腹痛贴第2次,两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贴时,取麦粒大之药膏置于胶布上贴敷。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可出现水泡并逐渐增大,2~3日后渐干瘪结痂。如水泡擦破,涂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2例,经一个疗程后,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1%[11]。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神阙、关元。



  配穴:三阴交。



  (二)治法



  敷药制备:分为二方。Ⅰ号方为肉桂、细卒、吴茱萸、玄胡索、乳没各10克,研极细末配;Ⅱ号亦为丁香、肉桂、玄胡索、木香各等分,研末,过100目筛,和匀,备用。



  神阙穴用Ⅰ号方,于月经前3日取本品2~3克置于5号阳和膏中粘匀,贴于穴区,2日1次,直贴至经行3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另用苏叶100~150克煎水冲洗阴道。Ⅱ号方贴关元,疼痛剧烈时加三阴交,于月经始潮或疼痛发作时取敷药2克置于胶布上贴穴,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贴6日为一疗程。上述二方,可任选一方应用。



  (三)疗效评价



  共治89例,其中以Ⅰ号方治54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9%[12];Ⅰ号方治35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13]。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耳穴)、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均取。用氦氖激光治疗器,进行照射。输出功率为2.5毫瓦,通过道光纤维功率减为1.5毫瓦。波长为6328埃。每穴照射5分钟。每次1侧穴,交替照射。自行经前10日开始治疗,隔日1次,5~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68例,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2.3%[16]。



  温针



  (一)取穴



  主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 。



  配穴:关元、命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二穴,均双侧,配穴酌加1穴。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选一对主穴行温针。其方法为:用薄铁皮卷成高3~5厘米,直径2~4厘米园筒,在筒壁上穿5~7排孔,每排8~10孔,在筒下端1.5厘米处作一铁篦上装满艾绒。先将鲜姜片中间穿孔套于针体贴放在皮肤上,点燃筒下端艾绒套在针体上,并行固定,随时从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气助燃。当皮肤有灼热感时再加姜生片垫上,保持筒内一定温度。于月经来潮3~5日行第1次温针,以后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25例,结果临床痊愈254例,显效15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7%[17]。



  电针



  (一)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血海、三阴交、曲骨。



  配穴:足三里、地机、太冲、商丘、合谷。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如效不显,加用或改用配穴。主穴之前面四穴用28号毫针刺之得气后,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为20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曲骨穴用红外线照射。每次均为30分钟。配穴亦施以电针,法同上。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45例。结果:临床痊愈3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10]。



  皮肤针加艾灸



  (一)取穴



  主穴:胸椎9~腰椎3之督脉段。



  (二)治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作中等度叩剌,3~5遍,继用艾条作温和灸10~15遍,最后以艾条雀啄灸法从上向下依次在主穴每一椎体棘突下各灸5分钟,以不烫伤为度。每日2次,6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高原性原发性痛经,共68例,结果显效5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19]。



  食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承浆、大椎;2、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



  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十七椎下,以28号1.5~2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转提插,针感要求向下达子宫,并朝会阴方向放射,待剧痛缓解可根据症情,持续提插捻转运针5~10分钟,予以留针30分钟。阿是穴用艾卷作温和灸,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承山穴双侧均取,以6寸毫针速刺入皮,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转,使针感扩展到小腹部,留针15分钟。上法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经期腹部稍感不适;有效:症状减轻,随访1年内仍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共治182例,临床痊愈148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4%[3~6]。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按证型分3组。1、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2、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3、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髎、地机、天枢。



  (二)治法



  据所辨之证型取主穴,酌加配穴。用28号2寸长之毫针,迅速破皮,然后沿皮下刺入1.5寸。针刺的方向,腹背部穴均向下,四肢穴均向上。然后施行提插加小捻转的补泻手法,气滞血瘀型用泻法,寒湿凝滞型用平补平泻手法,气血两虚型用补法。但刺激宜轻。留针20~30分钟,每隔3~5分钟运针1次。针后,关元、足三里及归来可以艾卷作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共治134例,痊愈93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3%[7,8]。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行间、公孙、隐白、太冲、三阴交、关元。



  (二)治法



  主穴均取。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以腕力进行弹刺,刺时要求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垂直。每分钟叩刺70~90次。每穴叩刺约1分钟,中等强度刺激,以局部微出血为度。于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治疗,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三个月)。



  (三)疗效评价



  共治106例,临床痊愈30例,显效39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7%[9]。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肝、胆、肾、腹、内分泌、肾上腺、耳背沟、耳迷根、皮质下。



  配穴:恶心呕吐加胃,心烦不安加心、神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3~4穴,据症加配穴。用王不留行子,以胶布固定于所选的耳穴上。每次一侧穴,双耳轮替。嘱患者每日自行做不定时按压,每天按压10次左右,每次按压2~3分钟。耳穴出现发热效果更佳。每周换贴2~3次。治疗的起始时间及疗程,同毫针法。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80例,结果临床痊愈891例,显效159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9.4%[8,14,15]。



  冷灸



  (一)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



  (二)治法



  灸药制备:斑蝥、白芥子各20克,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 砜调成软膏配。



  主穴每次取1穴,可交替使用,每次于经前5日贴敷第1次,月经始潮或始觉腹痛贴第2次,两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贴时,取麦粒大之药膏置于胶布上贴敷。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可出现水泡并逐渐增大,2~3日后渐干瘪结痂。如水泡擦破,涂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2例,经一个疗程后,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1%[11]。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神阙、关元。



  配穴:三阴交。



  (二)治法



  敷药制备:分为二方。Ⅰ号方为肉桂、细卒、吴茱萸、玄胡索、乳没各10克,研极细末配;Ⅱ号亦为丁香、肉桂、玄胡索、木香各等分,研末,过100目筛,和匀,备用。



  神阙穴用Ⅰ号方,于月经前3日取本品2~3克置于5号阳和膏中粘匀,贴于穴区,2日1次,直贴至经行3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另用苏叶100~150克煎水冲洗阴道。Ⅱ号方贴关元,疼痛剧烈时加三阴交,于月经始潮或疼痛发作时取敷药2克置于胶布上贴穴,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贴6日为一疗程。上述二方,可任选一方应用。



  (三)疗效评价



  共治89例,其中以Ⅰ号方治54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9%[12];Ⅰ号方治35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13]。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耳穴)、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均取。用氦氖激光治疗器,进行照射。输出功率为2.5毫瓦,通过道光纤维功率减为1.5毫瓦。波长为6328埃。每穴照射5分钟。每次1侧穴,交替照射。自行经前10日开始治疗,隔日1次,5~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68例,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2.3%[16]。



  温针



  (一)取穴



  主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 。



  配穴:关元、命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二穴,均双侧,配穴酌加1穴。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选一对主穴行温针。其方法为:用薄铁皮卷成高3~5厘米,直径2~4厘米园筒,在筒壁上穿5~7排孔,每排8~10孔,在筒下端1.5厘米处作一铁篦上装满艾绒。先将鲜姜片中间穿孔套于针体贴放在皮肤上,点燃筒下端艾绒套在针体上,并行固定,随时从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气助燃。当皮肤有灼热感时再加姜生片垫上,保持筒内一定温度。于月经来潮3~5日行第1次温针,以后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25例,结果临床痊愈254例,显效15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7%[17]。



  电针



  (一)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血海、三阴交、曲骨。



  配穴:足三里、地机、太冲、商丘、合谷。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如效不显,加用或改用配穴。主穴之前面四穴用28号毫针刺之得气后,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为20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曲骨穴用红外线照射。每次均为30分钟。配穴亦施以电针,法同上。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45例。结果:临床痊愈3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10]。



  皮肤针加艾灸



  (一)取穴



  主穴:胸椎9~腰椎3之督脉段。



  (二)治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作中等度叩剌,3~5遍,继用艾条作温和灸10~15遍,最后以艾条雀啄灸法从上向下依次在主穴每一椎体棘突下各灸5分钟,以不烫伤为度。每日2次,6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高原性原发性痛经,共68例,结果显效5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痛经专题:http://www.fh21.com.cn/fuke/tongjing/

立即预约 极速提问

相似问题

推荐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有哪些

痛经的治疗方法多样,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等方式缓解症状,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痛经的原因主要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肝肾亏虚等有关,需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是...

相关科普 更多

中医针灸治疗痛经方法是怎样的 详解中医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痛经方法是怎样的 详解中医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

针灸是中医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安全无副作用,目前应用广泛。那么,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是什么呢?痛经的症状主要从月经来潮或阴道出血前几小时开始。下腹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伸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和脚部,持续1/2-2小时。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严重者可辐射至腰骶部或股票前部。中医认为,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月经冷饮、...

科普推荐 为你持续推送健康知识

肿瘤的穿刺活检需要多少钱
肿瘤的穿刺活检一般需要2000-8000元,具体费用与检查部位、病理类型、麻醉方式、医疗机构定价等因素相关。穿刺活检费用差异主要体现在操作复杂度和检测项目上。浅表肿块穿刺如乳腺或甲状腺通常需2000-4000元,涉及超声或CT引导的深部脏器穿刺如肺部或肝脏需3000-6000元。若需联合快速病理检查或免疫组化分析,费用可能增至5000-8000元。麻醉选择也...
肝血管瘤的手术风险和什么有关系
肝血管瘤的手术风险主要与肿瘤大小、生长位置、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者经验等因素有关。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无需治疗,但部分情况下需手术干预。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的肝血管瘤手术风险显著增加,大血管瘤可能压迫周围器官或存在破裂出血风险,此时手术难度与并发症概率上升。位于肝脏边缘或靠近大血管的肿瘤因解剖结构复杂,术中出血风险较高,对手术技术...
婴儿血管瘤应与哪些疾病区分开
婴儿血管瘤需要与鲜红斑痣、化脓性肉芽肿、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丛状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疾病进行区分。婴儿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皮肤隆起,部分可能伴随溃疡或出血。1、鲜红斑痣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表现为平坦的红色或粉红色斑块,边界清晰,不会自行消退。与婴儿血管瘤不同,鲜红斑痣不会出现快速增殖期,也...
如何选择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据血管瘤类型、大小、位置及并发症风险综合选择。1、观察等待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的表浅型血管瘤可暂不干预。多数婴幼儿血管瘤在1岁后进入消退期,5-7岁可自然消退。家长需每月测量瘤体直径并拍照记录,若出现溃疡、出血或影响器官功能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摩擦瘤体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药物治疗...
肝血管瘤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肝血管瘤通常需要与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肝囊肿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在影像学表现或临床症状上可能与肝血管瘤相似,但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较大。1、肝细胞癌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多伴有肝硬化病史。与肝血管瘤的缓慢生长不同,肝细胞癌进展较快,增强CT或MRI可见快进快出强化模式。甲胎蛋白水平升高是重要鉴别指标。确诊需依靠穿刺活检,...
肝血管瘤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肝血管瘤多数为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但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的血管瘤可能引发压迫症状或破裂风险。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病变,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通过超声或CT检查偶然发现。小型血管瘤生长缓慢,极少恶变,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一般无须特殊处理。部分血管瘤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或外伤等因素出现体积增大,当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
肝上有血管瘤能活多久
肝血管瘤通常不会影响自然寿命,绝大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即可长期生存。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肝血管瘤直径小于5厘米时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这类患者只需每6-12个月通过超声检查监测瘤体变化,无须限制日常活动或饮食。若瘤体位于肝脏边缘或体积较大,可能因外力撞击导致破裂出血,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外伤。极少数情况下,血管瘤...
怎样判断是否是血管瘤
血管瘤的判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主要有观察皮肤特征、触诊肿块性质、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鉴别诊断五种方法。1、观察皮肤特征血管瘤常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斑块,按压可能褪色。婴幼儿血管瘤多在出生后数周出现,初期为苍白色斑片,逐渐发展为鲜红色隆起。成人血管瘤常见于头颈部,表面可呈结节状或分叶状。部分血管瘤伴随毛细血管扩张或皮肤温度升高。2、触诊肿块性质触诊时可...
得了血管瘤要注意什么
血管瘤患者需根据类型和部位调整护理策略,避免外伤刺激并定期监测变化。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皮肤和肝脏,护理要点主要有避免摩擦出血、观察生长速度、防晒保护、控制激素水平、及时就医评估。1、避免摩擦出血表浅血管瘤需减少衣物摩擦或抓挠,婴幼儿颈部、会阴部病灶建议穿纯棉柔软衣物。口腔黏膜血管瘤应避免进食尖锐食物,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剧烈运动...
血管瘤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血管瘤可能引起局部压迫、出血风险、功能障碍、外观改变和心理影响。血管瘤是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根据发生部位和大小不同,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1、局部压迫生长在重要器官附近的血管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例如肝血管瘤增大时可导致上腹隐痛,眼眶血管瘤可能引起眼球突出。压迫神经时可能出现麻木或疼痛,压迫气管可能造成呼吸困难。这类情况需通过超声或CT评估,必要时采用介...
10岁孩子偷家里钱怎么教育
10岁孩子偷家里钱需要及时干预,教育方式应注重沟通引导与行为矫正相结合。主要原因有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缺乏物权意识、家庭关系紧张、模仿他人行为等。1、零花钱不足孩子可能因零花钱无法满足基本需求而偷拿。家长可定期给予适量零花钱,帮助孩子制定简单收支计划。避免将钱随意放在显眼位置,减少诱惑机会。通过家务劳动兑换奖励的方式,让孩子理解金钱的获取途径。2、攀比心理...
小孩吃中药哪些食物不能吃
小孩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发物及与药性相克的食物。中药调理期间饮食需配合药效,不当饮食可能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家长需留意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萝卜、浓茶、肥肉、海鲜等。一、绿豆绿豆性寒且具解毒功效,可能中和温补类中药的药性。如服用附子、干姜等温里散寒药物时,绿豆会降低药物疗效。儿童脾胃较弱,寒凉食物易导致腹泻,服药期间应避免绿豆汤或绿豆制品。二...
6岁孩子脸上长雀斑怎么办
6岁孩子脸上长雀斑可通过防晒护理、饮食调整、局部护理、医学干预、定期观察等方式改善。雀斑可能与遗传因素、紫外线暴露、内分泌变化、皮肤屏障功能弱、营养缺乏等原因有关。1、防晒护理儿童皮肤对紫外线敏感,长期日晒会加重雀斑。选择物理防晒霜或遮阳帽等硬防晒措施,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强烈时段外出。日常外出前15分钟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阴天...
长期跑步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长期跑步既能增强心肺功能、控制体重,也可能导致关节磨损和运动损伤。跑步作为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健康、代谢调节有显著益处,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姿势规范。1、心肺提升规律跑步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效率。长期坚持可降低静息心率,改善血管弹性,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风险。跑步时呼吸加深有助于增加肺泡通气量,提升氧气利用率。2、体重管理跑步每小时可...
血红细胞过高有什么健康隐患
血红细胞过高可能引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风险上升、组织缺氧等健康隐患,主要与高原适应、心肺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脱水、吸烟等因素有关。1、血液黏稠:血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时,血液黏稠度会显著升高。血液流动速度减缓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增加心脏负荷。长期血液黏稠可能诱发头痛、眩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重要器官供血。2、血栓风险:红细胞增多会使血小板更易聚集,大...
九头身材是什么身材
九头身材是指身高与头长的比例约为9:1的理想化体型,属于艺术审美中的黄金比例概念。这种身材比例常见于模特、运动员群体,实际人群中较为罕见。1、比例特征九头身材的核心特征是头身比达到1:9,即站立时头顶到脚底的长度等于9个头部的垂直长度。这种比例在视觉上呈现极致的修长感,躯干与四肢分布均匀,肩宽、腰围、臀围形成协调的倒三角或沙漏型曲线。艺术解剖学中常以达芬奇绘...
血红细胞压积低是怎么回事儿
血红细胞压积低可能由缺铁性贫血、慢性炎症、维生素缺乏、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失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营养、治疗原发病、药物干预等方式改善。1、缺铁性贫血: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长期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红细胞体积缩小。常见于挑食人群、消化道出血患者,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需通过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
生鸡蛋的保存方法
生鸡蛋在未破损且清洁外壳的情况下,通常可在冰箱冷藏室保存3-5周。保存效果受储存温度、湿度、摆放方式、清洁程度及是否预洗等因素影响。1、冷藏温度鸡蛋最适储存温度为4℃左右,冰箱冷藏室下层温度较稳定。温度过高会加速蛋内水分蒸发和细菌繁殖,温度低于0℃可能导致蛋壳冻裂。建议将鸡蛋放入冰箱内置蛋架或密封盒中,避免频繁开关门导致温度波动。2、湿度控制相对湿度保持在7...
麝香治疗肩周炎的秘方
麝香一般不作为治疗肩周炎的常规药物,但可配合其他中药外敷辅助缓解疼痛。肩周炎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或劳损导致,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类中药治疗。一、麝香特性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的功效,其辛香走窜之力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传统中医会将微量麝香加入活血止痛类药膏中,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辅助作用。但麝香药性峻猛,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且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刺...

科室问题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